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「沙西米」是許多人宴客用餐時少不了的開胃佳餚,不同的魚種、不同的部味吃起來也有不同的口感喔!由於生魚片各部位之油脂、香味、口感均不相同,因此若食用之次序與方法不正確,對生魚片鮮美的滋味可是會大打折扣的喔!以下的小祕訣供您參考,希望下次您在品嚐生魚片時能讓你「別有一番好滋味」。
1. 生魚片是完全不加調理的自然美味,享用的就是魚肉本身的甜度與口感,因此用餐時,一定是先食用生魚片,再吃其它的熟食。如果先食用其它熟食再吃生魚片,您口中味蕾已經被其它調味品所刺激,再吃生魚片時的口感可是會大打折扣的喔!
2. 醬油與芥茉(哇沙米)是用來提味並增進生魚片鮮美的配角,千萬別讓配角的味道掩蓋過生魚片的鮮美喔! 當您使用過多的芥茉而嗆的眼淚直流時,您自然無法品嚐到魚肉的鮮美囉! 所以清淡的醬油配上些許的芥茉即可。
3. 先吃白肉、再吃紅肉,先吃赤身、再吃中腹TORO、最後才吃大腹OTORO的次序,可讓您享受不同魚種、不同部味所帶來的口感與層次,若第一口就將大腹OTORO齟嚼下咽,那其它的生魚片就變得索然無味了,而且這種吃法很容易就會因OTORO的油脂而感到太油膩喔!
一般生魚片盤中都會放上蘿蔔絲,
很多台灣人喜歡把生魚片加蘿蔔絲一起吃,這也不是日本人的做法。
對日本人來說,蘿蔔絲的作用是在要吃兩種不同魚種的中間過程,
用來去除原先的味道並幫助味蕾覺醒用的。
因此蘿蔔絲的用法,
就是例如吃完鮭魚要吃鮪魚之前,放幾條到嘴裡嚼一嚼。
嗯!入口即化的黑鮪魚肉,配上嗆辣甘甜的哇沙米和蘿蔔絲,
這才是吃生魚片的頂極享受啊!!!
民間有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藥方」的說法。
生蘿蔔有少量芥子油可以開胃,澱粉可以幫助消化,
因此日本人常利用蘿蔔泥、醃漬蘿蔔當做佐餐勝品,
吃生魚片添點蘿蔔絲才能殺菌。
台灣人吃生魚片很喜歡把一大團哇沙米放到醬油碟中攪成泥狀,
接著再用生魚片沾滿醬油哇沙米泥。其實這種吃法讓日本人很暈倒。
對日本人來說,生魚片就是原味與新鮮最好吃,
哇沙米跟醬油只是提味,一點點就好。
所以日本人並不會將哇沙米放進醬油裡,而是乾乾的夾起一點點哇沙米,
放在生魚片上,接著再把醬油碟子端起放到嘴前,
然後夾起生魚片沾一點點醬油後直接送進嘴裡。
這樣除了醬油不會亂噴亂滴外,也可確保自己吃到生魚片的鮮味。